“大萧条”是指起源于美国,从年开始,大约持续到年的全球性经济萧条时期。大萧条通常被认为于年10月29日开始,也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那一天美国股票市场大幅下跌12.8%。

美国股票市场年-年指数示意图

而且在此前,美国股市已经经历过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和黑色星期一(10月28日)两次股市崩盘,可以说“黑”的不能再黑。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最终在年7月触底反弹时,已经较最高值损失了约89%。

但是,大萧条的实际原因远不止股市下跌那么简单。

实际上,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大萧条的确切原因莫衷一是。在整个年代,消费者支出持续下降,企业经营萎缩,伴随而来的就是裁员,因而增加了失业率。雇员失业后,消费支出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排队领取免费食物的人们

在那之后,美国还遭受了严重的干旱,这意味着农业能提供的工作也减少了。

绝望的农民

大萧条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世界各国都受到了影响,同时订立了许多保护主义政策,反过来加剧了危机。

赫伯特·胡佛(HerbertHoover)在大萧条初期担任总统。

胡佛(年-年)

他试图进行改革以刺激经济,但收效甚微。胡佛认为政府不应该直接参与经济事务,也不应该干预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

与之相反,他集中资源救济私营企业,避免其破产。

到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惊人的25%。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选举中轻而易举地击败了胡佛,后者被认为与现实脱节,并且对民众生活漠不关心。

罗斯福(年-年)

罗斯福于年3月4日就任总统,并立即制定了第一期新政计划。这是一整套全面的短期恢复计划,其中很多都是捡的现成的,以前任总统胡佛的原计划为蓝本。

罗斯福的新政不仅包括经济援助,促进就业计划,还扩大了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同时终结了金本位制,并废除了持续13年的禁酒令。

罗斯福于年签署了《黄金储备法案》,该法案限制私人使用黄金。尽管引发了争议,但其被普遍认为加快了货币的流通。

罗斯福总统于年1月30日签署该法案

然后是第二期新政计划,其中包括更多的长期社会保障和援助,例如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邦住房署(FHA)以及交易安全委员会(SEC)。

不过,直到今天,在美国仍然存在许多质疑的声音,怀疑这些计划在-38年的衰退时期是否有效。

年密歇根州的制造业工人

此后,失业率再次上升。

一些人借此指责新政计划对企业不够友好。另一些人则指出,新政虽然没有结束大萧条,但至少通过加强监管和干预,阻止了进一步的衰退。

并不能说,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联邦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作用。年,失业率仍为14%。

但是,随后在年12月8日美国对轴心国宣战,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征兵以及战时动员生产,使得失业率在年降到了2%。

年在加工厂工作的女工们

尽管有人认为战争本身并不是结束大萧条的原因,但有其他观点认为,伴随着美国参战,政府财政支出上升以及工作机会增加,是经济大面积复苏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大萧条时代:-》,[美]狄克逊·韦克特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美国经济史》,[美]吉尔伯

《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xndyj/1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