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去年12月1日说起,竞赛征片开启时,我们以为留给影片投递准备和审片的时间足够充分。彼时所有人都未曾预料,8个月来颠簸的现实,将以这般即使耗尽全力也难抵抗的力道撞击电影人。

4月30日,北京正式解除隔离,竞赛征片在同一天收官。初审们进入高密度审片模式,越来越轻车熟路地携着出入证现身组委会,审片室的银幕日以继夜地亮着。我们和这座城市、和滚烫的新作品、和电影同呼吸的人,一起迎向下一阶段。

根据《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征片报告》:今年竞赛单元总共收到条影片报名,最终进入评审流程的有效报名影片有部。其中剧情长片部,纪录长片73部,短片部。国内部分影片,在保持数年投递数量增长的趋势后,今年较去年减少36%,5年来首次低于部。

疫情对电影制作生产的冲击不可谓不明显。整个征片周期内,影片数量变化在起始的12、1、2月与上一年度同期保持相近趋势。然而,3月出现了转折,投片数显著减少,2月制作完成的剧情长片数量更是跌至谷底,说明疫情对拍摄中断、后期停摆等制作环节有着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大规模国际电影节的取消、推迟、线上化,以及全国院线的彻底停摆,打乱了影片进行电影节首映和院网发行的计划。往年FIRST短片单元中大量的学生作品,也因开学时间的推迟而无法如期完成。

初审工作组剧情长片

胡树真,剪辑师,曾在《北京遇上西雅图》《吹哨人》《暴裂无声》等中担任剪辑。

王飞飞,导演,编剧,策展人。剧情长片处女作《何日君再来》入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余雅琴,影评人、媒体人、策展人,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hb/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