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上海电影节期间,电影迷采访了嘉博文化总裁宋宪强,俯瞰上海外滩的采访室里进来一个戴着眼镜、神情有点焦急的男人,但在开口说话时又打破了采访室里所有紧张氛围,他说“我们都是年轻人”。他就是嘉博文化集团总裁——宋宪强。

宋宪强作为集团总裁、影视投资人、新商业模式缔造者,在众多的身份中,最直观的感受,他是一个80后,年轻且有点帅,采访过程中又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投资者的理性、一个文化集团领导人的情怀与赤诚,采访结束时他更是给年轻人打气,用匠人的精神朝着目标走,十年后我们见分晓!

从投资陈建斌的《一个勺子》后,宋宪强开始被大家所熟识,今天的采访电影迷将带领大家近距离接触这位80后总裁,听他对行业的透彻理解、如何精准理性投资、还有被大家所不熟悉的“梦想+”到底又是什么?

电影迷:之前了解您,看您的经历十分丰富,创立嘉博文化公司可以说是您的二次创业,当时您为什么会选择涉足影视行业?

宋宪强:对于二次创业,我用了大概八年的时间做准备,之前的经历,成功对我而言来的很快,同样失败也接踵而至。取得一时成就,但当时并没有能力去驾驭更多的事情。失败带给我的一方面是信心的打击,让我在今后选择做任何事情都十分谨慎,八年的打工生涯让我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更多的时候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不敢轻易的冒险,但同时,这八年的时间让我成熟了很多,自己身上的棱角消磨掉了,于是就有了这一次创业经历。

其实,进入影视行业,可以说既是偶然,又是意料之中的。我之前有办过一个小说网站,通过小说的延伸,发现影视行业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偶然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创业是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希望能够通过创业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影视看似是一个商业,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但同样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载体,中国今天的影视行业需要给世界展示出一个良好的形象和价值观,通过影视娱乐化的形式,让更多国家民族的人了解到东方世界和中国的当今时代所具有的特色。

电影迷:您作为一名资深的电影投资人,在选择电影项目时,会不会有一些标准和要求?或者您比较注重电影的哪些方面?

宋宪强:与其说是对电影的投资,倒不如说是对人的投资。虽然我从事电影行业只有三年时间,但是在投资领域我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经验。我一直在这个过程中,成功一件事情、公司或者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我很看重每一个创作者是不是真的发自内心对所从事的职业全力以赴,本身是不是具备将这件事情做成功的条件,这是参照标准之一。其次,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情才能成功。电影是具有创作属性的事物,创作经验是不能超越风险的,电影创作者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驾驭电影的题材和规格。

电影迷:去年上映的电影《一个勺子》是一部文艺片,虽然票房受各种因素影响并不太乐观,但陈建斌导演也因此获得了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也是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在幕后的您,您当时怎么会去投资这部电影呢?

宋宪强:我和陈建斌导演是合伙人,合作拍档,我们两个都是在各自领域十分专长,对于其他领域会有不足,我们彼此都需要一个伙伴去共同完成这件事情。于是,陈建斌导演就找了我。我知道自己的强项和擅长的地方,同时也能清楚的看到陈建斌导演身上的强项和核心能力的保障,这是基于一种信任在里面的。那么,对于陈建斌导演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对于我来说这也是我和陈建斌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是一定要成功的,成功之后才能让导演的生命力得到延续,也能让我们之间的合作建立一个好的开始。

选择电影类型和投资容量的时候,我们达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共识,先做一个文艺片。对于选取故事,陈建斌导演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非常敏锐,判断力较强,当天他就打电话给我,告诉我这就是他想要拍的一个电影类型,能有更好的创作诠释,他非常喜欢,这样陈建斌导演就具备了创作的激情和热情。第二点,故事本身和今天所处的时代有一些表达和展现,能成为当今非常好的文化遗产,兼具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第三点,我能判断出他本身能承载多少商业价值和容量,我们两个对于投资合理的总预算有一个共识点,我们非常认同,更好的表达一部电影作品,并不在于预算,而在于怎么表达电影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电影迷:嘉博文化自成立以来已经合作过多部影视作品,未来几年内是否还会考虑其他项目内容的拓展?比如现在很火的“VR”或者电影衍生品等等。

宋宪强:投资人投资的是明天是未来,而不是今天,热度很高的事物价值本身怎么样,是要从本质上看它的生命力,是否能够很好的开发出来。我个人投资电影可能往往与其他投资人不同,并不会踩着热度去,投资是需要时间,而不是今天什么火,明天它依然还火,这个火的程度往往取决于被消费的整个过程。如果它的生命力原本可以承受十年,大家却用十倍的容量对它进行过度开发,它只能被开发一年,生命周期和热度就会大大缩短。从投资的考量上,它是否具备我所要的那些标准。未来市场的空白和空间体现同样很重要,我对嘉博未来的项目储备和开发,要做好充足准备的,不仅仅考虑今天,而是会从嘉博未来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去做一个考量。

电影迷:为什么会提出“梦想+”这个项目?它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它承载的意义有哪些呢?

宋宪强:“梦想+”不是一个项目,最早有互联网+、电影+、金融+,前面这些所讲的+具有更多的商业目的性。对于“梦想+”是基于整个东方价值观和文化深度来思考的。我们都知道美国所崇尚的是自由主义和个人英雄色彩,这对西方的整个价值观和它所透露出来的文化符号被很多人所接受和推崇。我在思考的是我们整个东方整个中国,我们的价值体系是什么?其实中国人是以家庭为单位组织而成,这一个国家是由无数个家庭连接起来,这个国家的梦想其实是每一个家庭的梦想相加而成,而每一个家庭是由每一个家庭成员相加而成。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提出“梦想+”的口号是我们要作为一个平台型公司而不仅仅是独立的电影公司,它是一个让很多人有这种目标和理念聚集在一起,把我们每一个梦想结合起来,而完成一个共同的梦想,这个共同的梦想会让我们找到主人公的感觉。也就是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让更多合作者、合伙人以及未来要加入进来的合作者、合伙人都能看到今天的我们并不是加入一家公司,而是把大家的梦想结合起来。

从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我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梦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它其实是认同中国发展方向,影响其他国家人士和其他国家也会主动加入进来,它其实是一个地球梦也可以说是人类梦,而中国要想实现这样的梦想一定是要靠多国家多民族的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这是从一个企业到一个行业再到一个国家再到一个世界,把自己的梦想跟别人的梦想结合,其实它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电影迷:您投资的影片都是不同类型影片,那您本人会比较喜欢观看哪种类型的电影呢?

宋宪强:电影对我来说,最早接触的时候它可能是一个我无法了解、无法想象的空间,它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获取,这是我喜欢电影的本源。进入电影行业,我发现电影不仅仅是一个人梦想的呈现,它还能让更多的人通过电影学会自我调整,是成长过程中的范本或者是启示录。从电影爱好者到电影工作者的转变,当我今天再去欣赏电影的时候,对于我个人而言电影会有一个共鸣点和一种引导性。

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品,满足了更多寻求新鲜刺激感官要求的人群,观众的喜好,但有时电影也会变得更加苍白,它应该去结合世界多文化现象,基于这一点,我还是比较喜欢能结合时代进步的电影,通过讽刺的方式,或者暗语的方式,但不管采用哪种表达方式,它的价值观一定是积极的,能唤起对未来美好的希望,这是我非常喜欢的。

电影迷:您有没有想要出演一些电影角色呢?

宋宪强:进入电影行业,我是有几件事情不做的,不做演员,不做导演,不做创作者。上天赐予的一些东西是你无法选择的,有时会成为你的优势,也可能会变成缺点,我始终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思想去面对这个行业,尽管我并不是从专业的角度在这个行业中成长起来的,但从其他的角度(投资领域)进入到这个行业,我能为这个行业贡献什么,其实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以一个让别人认为更加舒适的共事态度去工作。

电影迷:从与您的交谈中能感受到您是一个特别理性的投资者,那您在工作与生活上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宋宪强:其实我的大脑和我的内心是矛盾的,大脑对于我来讲是不断的约束自己,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成就更大的理想,这可能是很多人所讲的能力越大承担的责任越大。但我的内心里没有太多个人生活欲望,没有太多的爱好,唯一到现在还坚持下来的爱好就是玩游戏吧。但的确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自己去享受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所以内心所想和大脑要做的是完全矛盾的。

那怎么调和自己和自己的抗争?现在好一点就是做了一件让自己痛苦的事,我跟很多人成立一个联盟和合作体,现在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是一群人在要求你,约束你,警告你,你今天得做什么,明天你必须得怎么样。我又是一个特别在意别人对我信任的人,特别怕让信任自己的人失望。在这点上我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特别痛苦的环境,但也是更多的人来约束我,让我大脑和内心慢慢达到一致。觉得自己很幸运的是,在自己做事的路上有这么一群陪伴自己的兄弟、家人,所以我也很感激他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zt/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