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6日,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

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海报

该届戛纳电影节的宣传海报为法国国宝级女演员凯瑟琳·德纳芙一张黑白老照片。

它意为向世人昭示,真正的电影在于远离传统,在于毫不妥协,在于勇于自我重塑,拥有追逐梦想和自由的勇气,敢于在逆境中创造佳境。

该照片来自导演阿兰·卡瓦利埃年的导演作品《狂乱》。现如今凯瑟琳·德纳芙已经成了法国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誉为“法国影坛常青树”、“欧洲影坛第一夫人”。

正如海报想表达的,经历了3年沉寂,中国电影终于将累累硕果带进了地中海沿岸小镇戛纳,造就了又一个中国电影大年!

共有8部华语片进入了第76届戛纳电影节。

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中国电影人的身影。

主竞赛单元

王兵导演作品《青春》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定是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王兵。

继年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后,时隔4年,王兵凭借纪录片《青春》,又把华语片带进了戛纳最高荣誉赛道。

在云南农村,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搬去公里外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上海郊区打工,他们年龄在17到20岁之间。这些青年通常用QQ进行交流。他们是青少年,但像成年人一样生活,不稳定的现状、经济压力、分散的地域,燃烧着他们的纯真和青春。

王兵导演与他们共同生活:在工作中、在家里、在互联网上,在专业、浪漫和友好的关系中度过与他们的每一天。年底,他跟着他们回到他们的家乡,与他们的家人度过新年。

该片是王兵历时多年拍摄完成的作品,多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辑为与《铁西区》相似的三部曲,戛纳首映的为第一部,后两部计划分别前往下半年与年的电影节。

自从年迈克尔·摩尔凭借纪录片《华氏》夺得金棕榈后,近20年来戛纳主竞赛单元只在年入围过阿里·福尔曼的动画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时隔15年,今届戛纳主竞赛单元终于再次向纪录片敞开大门,而且一开就是2部。

《青春》剧照

一部为考塞尔·本·哈尼耶执导的《奥勒法的女儿们》,另一部就是王兵的《青春》。

特别展映单元

不仅如此,王兵的另一部59分钟的纪录片《黑衣人》还入围了特别展映单元。

《黑衣人》是一部极其特殊甚至难以定义的纪录片,他将镜头对准年已86岁的中国音乐艺术家王西麟。

在巴黎北部一座古老剧院里,王西麟以他的生平经历为内容,呈现一出独特的舞台表演。

导演王兵

早在年,王兵执导的纪录片《和凤鸣》就进入了第57届戛纳电影节,成为该届特别影映选片。

值得一提的是,《和凤鸣》的制作与凤凰卫视有着某种缘分。

年8月某天,王兵到和凤鸣家中拜访,当时凤凰卫视制作的《社会能见度》正播出夹边沟专题节目。

但兰州市普通家庭很难收到信号,他们便专门到街上找了家宾馆,包一个房间看节目,由此催生了纪录片《和凤鸣》。

今年的《青春》使王兵首次入围主竞赛单元,《黑衣人》则首次让中国导演有两部作品同时进入戛纳官方选片名单,刷新了华语导演入围戛纳的纪录。

王兵被法国电影评论界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纪录片电影人之一,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电影人,他的作品入选过洛迦诺、威尼斯等欧洲电影节并几次获奖。

王兵获得第7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一直以来,很多纪录片电影人喜欢掌控镜头与故事,用上帝视角或布道者的角色来讲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用华丽的拍摄方式来制造视觉冲击。

而王兵从不在影片中与被拍摄者产生直接的沟通,对事件不进行任何干涉,也不会插入现场录音之外的任何声响,除了画面拼接,几乎所有后期制作手段都被摒弃在制作之外。

项飙用“同在”一词总结出王兵电影的特质:

摄影机与人物共同在场,观众被代入进影片的空间之中与被拍摄对象共同度过一段时光。

这样的特质对于“看电影就是图个乐”的观众来说,两者间无疑有着巨大的鸿沟。

拍摄《铁西区》的王兵

但就是这样的特质,往往赋予了影像最震撼人心又细致入微的瞬间,呈现出转瞬即逝、弥足珍贵的人类行为。

王兵曾说:

“我们这个时代喜欢标新立异,不断地制造一个梦、一个气球。而我们根本不能面对自己,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

希望他能代表中国电影顺利摘得桂冠。

一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zt/1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