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平台也有流量焦虑
4月27日晚,吴文辉离任传闻终经一纸公告作实。吴文辉从原东家联席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上荣退,辞任管理职务。 吴文辉在被宣布荣退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当面向大海,读书看花。彼唯于湖海之畔,扫席以谢诸君。 (图源:网络) 吴文辉的释然,颇有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意思。 但吴文辉所奋斗大半生的网文界却未见得如他云淡风轻。 吴文辉荣退,可以被解读是网文界对流量的妥协。换句话说,就是吴文辉所坚持的内容付费也许走不通了。有关的影响今日无论在舆论面还是资本市场均已持续发酵。 据2月1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去年国内网络文学用户数量已达4.55亿,在网文活跃用户中,95后读者占54.5%;付费用户中,90后占比已超过用户总量的66%。 吴文辉挥手作别之后,热闹得近乎的沸腾的网文界迎来大变局,恰似翻江倒海…… 1 网文平台的“流量焦虑” 年,吴文辉大学毕业。 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名程序员。除此之外,吴文辉平时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因为这个兴趣,吴文辉后来加入了“玄幻文学协会”组织。该协会的发起人林庭锋(宝剑锋)是国内第一批本土玄幻作家。 年,玄幻文学协会更名起点中文网,吴文辉是六个创始人之一,负责网站的技术,网名黑暗之心(上文中吴文辉朋友圈配图即起点创始人合影)。宝剑锋等四人则以网文作者身份拉人。 随着网站越做越大,随即而来的是运营成本的压力。起点网开始寻求流量变现。当时行内惯用的变现手法有几个。一是广告,但当时即使是门户网站亦未能靠广告实现盈利;二是版权代理,即把平台自有小说版权出售予港台出版商,从而赚取差价,但这种方法很难保证收入,因为港台出版商不一定会买起点的小说版权。 第三则是内容付费。新世纪初的中国连互联网都算不上十分成熟,更遑论内容付费生态。吴文辉和起点网算得上是吃螃蟹的人。起点网将平台上小说内容拆分成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出售”,读者按章付费解锁内容。这样一来,作者有了连载更新的动力,平台也可以避免全本卖出之后瞬间被盗版的风险。 当时起点对读者的收费是一毛钱看一章,千字两分钱。因为收费制度的建立,起点对比其他网络小说平台更具有回报竞争力,于是便开始聚拢了互联网的优秀作家,产出读者喜欢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链生态。 直至现在,起点网仍采用网站订阅、渠道销售所得、版权收益与作者共享分成的方式。 (图源:起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zt/11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伙伴都惊呆了电影中也有垃圾分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