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住,的确标题党了。电影节怎么能这么比呢?

其实想说的是,在所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中,个人最喜欢的是多伦多、戛纳、釜山。威尼斯、东京相对没什么特色,存在感比较低。柏林遗憾还没去过。

多伦多、戛纳、釜山电影节logo

对了,这是一个报道过三次戛纳、两次多伦多、两次东京、一次威尼斯、一次釜山的电影记者的感受。

多伦多

特立独行打天下,不过也开始流俗了

为什么多伦多电影节排名这么高呢?原因很简单,特立独行,让人感觉轻松、自如。

戛纳、威尼斯、柏林,最重要的是竞赛,釜山、东京,最重要的也是竞赛单元,都是由各国请来的最精英的评委来评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这些奖项,模式大同小异。

多伦多电影节多年来主做的是展映,就是放电影,十天三百多部,你就瞪瞎了眼选吧。

所以它没有负担,不像其他竞赛类电影节,选片子大都要求是全球首映,所以有竞争拿好片的压力。多伦多电影节可以邀请来一月圣丹斯、五月戛纳、九月威尼斯上放过的任何好片子,再放,很多至少也是国际首映、北美首映、加拿大首映,对观众来说,新鲜劲儿还在。而且,经过了其他电影节的曝光,期待值更高了。

当然,还有不少全球首映的片子放在了多伦多,因为它设的单元非常多,包罗万象,那些知道自家片子可能在欧洲三大拿不了奖,但又有一定艺术性的,会选择在多伦多亮相。

毕竟,来报道多伦多电影节的媒体,不比其他电影节少,曝光量是足够的。而且,多伦多的电影市场也很成熟,可能是继戛纳电影市场之后,买卖版权最好的去处了。

《第一夫人》剧照

举个例子,去年圣丹斯电影节口碑炸裂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戛纳电影节获奖片《我是布莱克》、《只是世界尽头》、《私人采购员》等,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片《爱乐之城》、《夜行动物》、《第一夫人》等,都在多伦多电影节的展映片单中。

今年,在圣丹斯大热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泥土之界》,戛纳获奖片《自由广场》、《每分钟击》,威尼斯公布的《母亲》、《缩身》等,都已出现在多伦多电影节的首批片单中。

《母亲》剧照

当然,多伦多电影节也有奖项,是人民选择奖,由看过片的观众、媒体记者、影评人投票选出(每年的总观影人次超过45万),去年票数第一是《爱乐之城》,前年是《房间》,再往前是《模仿游戏》、《为奴十二年》、《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因跟奥斯卡评选机制相似,即大基数票选,所以人民选择奖成了“奥斯卡前哨战”。据统计,过去在多伦多展映的几千部片子中,有5%以上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最近十年的观众选择奖中,除了一部黎巴嫩的《吾等何处去》,其它九部都获得了奥斯卡提名。除了《东方的承诺》,其它八部都有获奖。其中,《为奴十二年》、《国王的演讲》、《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部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近十年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

获奖影片奥斯卡“战况”

年《爱乐之城》

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

年《房间》

最佳女主角

年《模仿游戏》

最佳改编剧本

年《为奴十二年》

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奖

年《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最佳女主角

年《吾等何处去》(黎巴嫩/法国/意大利)

年《国王的演讲》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

年《珍爱》

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配角

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

年《东方的承诺》

最佳男主角(提名)

《模仿游戏》剧照

“观众选择奖”的颁奖典礼也是十分低调、务实。记得《模仿游戏》那一年,颁奖礼就是在一个大厅里摆了很多桌酒肉饭菜,像一个婚庆堂。电影节主席在临时搭起来的小站台上发奖,大家在下面吃吃喝喝,然后聊天、交友,场面十分接地气。

不过,从年第40届开始,特立独行的多伦多电影节也开始“流俗”,设了一个竞赛单元,叫“站台奖”,是以贾樟柯的《站台》命名的。规模比较小,每年选十二部电影,三个评委,前两届分别有贾樟柯、章子怡出任,这一届请了陈凯歌,看来对中国影人很重视。

入围影片全球首映的很少,比起老牌的戛纳、威尼斯、柏林,目前来看还远不成气候。要拿到好片源,必然要加剧跟以上欧洲三大的竞争。

《站台》剧照

总之,不管对于电影人,还是对于观众、媒体记者,多伦多电影节都是一个又丰富又轻松的存在,因为最重要的事情都回到了一个电影节的本质,就是给让观众看好电影。

比如有一个老外观众对中国电影感兴趣,在这里,他既能看到像杜琪峰《单身男女2》、宁浩《心花路放》这样的商业类型片,也能看到像侯孝贤《刺客聂隐娘》、贾樟柯《山河故人》这样作者向的文艺片,或者像管虎《老炮儿》、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当代题材剧情片。对观众,多伦多电影节就像个精选超市一样。

戛纳

尊老认熟,名利秀场

戛纳的精英主义跟多伦多的亲民主义是两个极端。戛纳是电影人的电影节,而不是观众的电影节,来这里的竞赛片,只放给媒体记者和影评人看,不对外售票,也有观众拿到票的,都是通过各种渠道转手的嘉宾票,或者申请的入场票。

片源方面,戛纳可以说是最有优势的,夹在一早一晚的柏林和威尼斯中间。五月,正是电影一年定剪和曝光的好时期。而且,戛纳这些年来的影响力,在很多电影人心目中是高过柏林和威尼斯的,所以不愁来客。

泽维尔·多兰在第69届戛纳电影节

戛纳有尊老、认熟的传统,凡是在戛纳入围过或是拿过奖的导演,其新作都会被特别关照到,所以有所谓的“戛纳嫡系导演”之说。

一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yh/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