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周年—影映党史重温岁月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年是建党周年,为了深刻反映党的伟大精神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力量,生动讲好建党百年辉煌历程中的奋斗故事,用心为建党周年献礼,借此机会,特举办以“赤子党心·光影礼赞”为主题的华北科技学院第十五届大学生电影节暨第十届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

本文为影映党史,重温岁月特别活动第六期,观看影片为《英雄儿女》。观《英雄儿女》有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的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二百四十万 在前线奋勇战斗,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保卫朝鲜。《英雄儿女》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讲述了 王成英勇奋战与敌人同归于尽后,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鼓励下坚持战斗,创作歌曲鼓励士气, 在战场上与养父王复标相见,与生父王文清相认的感人故事。这部电影最广为人知的场景是王成一个人坚守阵地,多次打退美军进攻,到了 关头喊出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随后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大多数歌颂英雄的影片中,英雄选择了大无畏的牺牲后影片也随之结束,但这部影片不同,在王成选择牺牲自己时,影片还没有进行到一半。所以这部影片与单纯的宣扬自我献身的英雄主义影片就有了不同的思想境界。该影片虽然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突出表现了王成的牺牲精神,但它更多的是想表达谁是英雄,我们怎么样可以成为英雄,什么样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不可否认的是王成是一名真正的英雄,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部队赢得了宝贵的作战时间,但这样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尽管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通信员,我们仍然需要仰视他。那么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英雄是不是都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高不可攀的呢?影片用这样的镜头回答了:王芳在为炊事员慰问演出时遭遇空袭,为救炊事员自己医院。医院看望她,表扬说她做得很好。王芳回答说,我又不是什么英雄,没有干出像我哥哥那样的惊天动地的事情。王文清听后说到:“哦?那你爸爸呢?他做了一辈子工,受了半辈子苦,还有金大爷,他们都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难道你不认为他们都是英雄么?”

这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谁创造历史?谁推动历史前进?答案不言自明。王成、王芳是中国人民的儿女,而中国人民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集体。所以影片的思想性在这一点上拥有了跳出时代局限的不朽。在历史发展中我们依靠人民干成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比如在抗战过程中的百团大战,在百团大战的背后是百万民众,根据资料记载多个团20多万人,一天口粮就需要30余万斤,再加上各种支前工作、破路工作和后方保障,以当时肩挑手提的条件下,不动员万以上的民众是无法在百团大战中取胜的。而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很早就告诫过党员干部: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没有水,鱼是活不了的,离开了人民,党也就不复存在。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近乎情。”十一月的冬日,长征的红军来到了湖南汝城镇沙洲村,起初不少村民因为害怕躲进山里,而缠着小脚的徐解秀行动不便又带着一岁的儿子只能躲到一边,她注意到红军没有抢东西反而帮老百姓干活,于是就回到家中,晚上风雨寒气逼人,她让三个女红军睡到自己屋里,屋子里简陋的床上只有一条烂棉絮和草蓑衣,女红军连忙把身上 的一条行军被与徐解秀母子合盖。那一晚北风呼呼吹,心中满满情。临走时红军姑娘将被子剪成两半,分给了徐解秀母子。而这半条被子就是鱼水情深的象征,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的象征。

在革命中少不了流血和牺牲,但在战争胜利的背后是人民群众的支持。谁是英雄?浴血拼杀的是英雄,舍生取义的是英雄,无数平凡的人民群众也是英雄。在危急时刻我们会军民联合,因为我们拥有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正如同毛选中所说:帝国主义如果竟敢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那时我们就将实现全民皆兵,民兵就将配合人民解放军,并且随时补充人民解放军,彻底打败侵略者。

END

制作:文法学院团委宣传部

撰稿

党文铄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高雅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yh/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