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多岗位热招中含实习
千万别把兴趣变职业,否则会上瘾。 遥想去年的12月初,我在微博上看到#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这条热搜时,心中还满是困惑:“这个电影节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能请来这么多超一线大咖,应该很厉害啊!”简单打探了一番——电影节指导单位是国家电影局,主办单位是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果然来头不小!“全年展映、全岛放映、全民观影、全产业链”的目标,数百部国内外优秀作品进行全年轮展,重金扶持的H!Action项目创投会和H!Market市场板块.......听起来都好厉害的样子!彼时对着手机大惊小怪的我肯定想不到,几个月后的此刻自己也会成为这个电影节的一份子。毕竟喜欢归喜欢,真的把电影当做一份工作,确实算得上是一场冒险,就像蔡康永曾经说过的:别随性的想把兴趣变成职业。而当我真正加入执行团队后才知道,敢于冒这个险的人远不止我一个,看看公司的所在地便能猜到——虽地处北京市中心的朝阳区,但却是块难得的静谧之地。老北京的古朴与厚重,同首都CBD的现代与繁华在这里交融,数十家影视公司和数百位电影工作者在这里聚集,这里始于电影、属于电影、忠于电影。这座三层小洋楼的顶层便是属于我们公司的一片小天地。我清楚的记得第一天来这里看见的每一幕:那天的天气很好,微风中带着些初秋的凉意,但好在还有明媚的阳光;光线肆意的打在木地板上,满是四周高楼轮廓的剪影。沙发和藤椅几乎已无空席,挨个看过去,大家却不都在休息——沙发上坐着的是市场主管,他神情关切地询问着电话里那位对展位的要求;站在遮阳伞下的是媒介宣传组,他们在热切商讨着最新想出的一个宣传方案;活动执行组则半躺在藤椅上,谈论着电影节开幕式还有没有遗漏的细节。在室外呼吸着新鲜空气工作确实很惬意,不过多数人还是选择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拉锯战”。设计组为绘制一张精美的海报而肝到深夜 创投组在寻找最优质的剧本 执行组在为安排电影节日程做的记录 商务组“大佬”桌面一角在这些忘我到连眼都不眨的人中,有来自海内外一流电影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在国内资深电影公司或影展工作多年的行家,但说到底,都是一群为对电影事业怀有一腔热血、敢想敢拼的普通人。 在公司的墙上,贴了几张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海报:大导演锡兰手持话筒谈笑风生、约翰尼·德普展露他迷人的微笑、朱丽叶·比诺什在海边红毯挥手以及首届金椰奖获奖嘉宾们的合影留念。但最醒目的还是那块倒计时牌,鲜红的数字提醒着我们所有人:离第二届开幕只剩不到60天的时间了。但我对于首届电影节的记忆却还依旧清晰,回看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视频——那别具椰岛风情的海边红毯,那悠悠海风中的户外沙滩放映活动,那寒冬的内陆感受不到的椰风海韵和岛屿风光......12月的海南和电影人的盛会搭配在一起,总是那么的令人向往。但这份工作也绝非想象的那么轻松,从同事们的只言片语中便能感觉到,接下来还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挑战在前方等待着。但只要是和“电影”这两个字有关,我们对于未知的恐惧也会幻化成为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便每天都对着那块倒计时牌,我们还是会在午休时挤出一点时间来“陪陪”电影,醉心于王家卫暧昧不清又支离破碎的故事人还是会抽空看一眼《花样年华》,钟情于昆汀的暴力美学的人还是会孜孜不倦地谈论着对《好莱坞往事》的期待。即便每天都在为工作忙到焦头烂额,但也没有人会因此放弃,因为电影对我们而言,已不单单是一项爱好,而是一种信仰;我们对于这份工作的感情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冲动和好奇,而是一份爱。爱,意味着承担:承担所有漂亮的表面背后那一切的思虑,辛劳与对未知的恐惧,然后依然相信,前方必有太阳。在电影里,程蝶衣说过要从一而终,他用了一生来证明自己对戏的爱;在现实中,我们对电影的爱同样需要时间来验证,却缺少一个适当的时机去表达。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热爱电影的人,只是热爱电影的你在哪儿呢?现在,你的机会来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yh/8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开幕,主持人张蕾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