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数量只够到明年暑期档,头部影企们为产
“我们目前的片源按照恢复正常后的上映节奏,能够支撑到明年三四月份,明年的暑期档可能会有一批建党百年的电影集中播出,但是接下来的档期是比较空的。我们现在应该加快恢复电影创作,这个是比较着急的。”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上海电影节开幕论坛现场发出担忧。电影产业在经历了数月的停摆后,终于伴随着影院复工重新启动,但是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来得比较“匆忙”,紧挨着国家电影局发出“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的时间点宣布举办时间,并且定下了今年电影节的海报主题“重逢”。 “重逢”二字,是全国影院停摆近天的一道曙光。从年后,无论是税务风波、监管风暴、资本退场,还是这次的新冠疫情,整个电影产业不断面临打碎和重组。诚如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所言,“每一次危机背后可能是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自我反思时期,在进行思考和沉淀后,用更好的内功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就会迎来一个转危为机的机会。” ▲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疫情期间,头部的影视公司是如何思考未来的“转危为机”?疫情后,整个电影产业实现加速修复的核心又在哪里?面对流媒体的气势汹汹和技术发展的不断革新,传统的电影产业应该拿出怎样的应对之策? 这些问题的答案,从这场汇集中影集团、华夏电影、上影集团、光线传媒、博纳影业、腾讯影业、阅文集团、阿里影业等头部影视公司代表的开幕论坛里寻得。 “小正大”依旧是内容主流, 产业互助是加速修复的核心 在去年的上海电影节开幕论坛上,老板们还在为资本退潮后导致开机数、项目申报数大幅减少而苦恼不已,殊不知更大的一场冷水随后便泼向了影视从业者们。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也让这些头部影企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调整步伐和思考未来。 论坛上的各个影企掌舵者在总结天“行业思考期”的自我调整时,离不开两个方面:内容方向和产业互助。 在内容创作上,两个方向被各家影视公司看中,一个是建党周年献礼内容,另一个就是疫情期间的人物故事。 献礼片方面,腾讯影业联手上影集团、三次元影业、阅文集团的《》在前不久宣布开机,光线传媒反映李大钊生平的电影《革命者》处于全面推进中,上影集团讲述《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的影片也在筹备;“疫情片”方面,光线传媒的《火神山》、博纳影业的《中国医生》等作品备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yh/5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回顾电影节活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