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阳光普照有阳光的地方,就一定有
顶着如此阳光的名字的电影《阳光普照》讲了什么故事,让其获得这么多的殊荣? 在那个家里,父亲是驾校教练,母亲是酒店造型师,两个反差很大的儿子。大儿子阿豪,长相帅气,各方面都很优秀,像太阳一样温暖,是这个家的希望;而小儿子阿和瘦弱,不爱学习,还时常打架闹事,把女同学的肚子弄大,并最终因为一桩恶性伤人罪,被判关入关进辅育院服役三年。 影片就是以阿和误伤人开头的。最开始,阿和只是叫兄弟菜头去帮自己出气。不曾想菜头竟一刀将对方的手砍掉了,这就成了一桩刑事案件。在庭审的时候,父亲并不想出席,“希望他关到老,关到死”。无奈母亲多次游说,还是出席了,但是他的态度冷漠而坚决,对法官说说,“我觉得这孩子我管不了,希望法官把他送进去,好好管教。” 面对父亲的冷漠、辅育院服役的艰难,阿和身处在黑暗处,似乎得不到阳光的眷顾。 而有人得不到阳光普照,就有人找不到阴影躲藏。 哥哥阿豪是全家人的希望,活在家里人、同学、朋友无尽的期望中。他必须要像个太阳,照耀每一个人,给与每个“关心”的人阳光。这一切无形给了阿豪压力,他也想找阴影可以躲一躲,可是他并没有可以躲避的阴影。没有人关心他经历了什么,他心里在想什么。 阿豪选择了自杀。在自杀前,他把手机讯息删得一干二净,洗漱完毕,整理好书桌衣物,又把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他就是那个就连自杀,也不想给家人添麻烦的懂事孩子。许光汉在拍摄花絮里这样评价阿豪,会替别人着想,但不知道怎么为自己着想的人。一个24小时释放光亮的人,最终灼伤了自己。 《阳光普照》的英文片名为ASun,谐音ASon,“一个儿子”。一个儿子是耀眼的“阳光”,另一个是漆黑的“阴影”,对于父亲心理也只承认“阳光”的儿子。而阿豪的离去,他就真的只有一个儿子了。 阿和刑期满出来,打算踏踏实实工作,养活老婆孩子。而父亲还是一直没跟他讲话,甚至搬到了驾校去住。直到一晚,父亲因为梦见阿豪而出来转转的时候,在便利店遇到了在那儿上夜班的阿和。多年未说过一句话的父子俩,有了第一场对话。这一晚,父子俩冰冷的关系开始慢慢融解。阿和的生活似乎走向了阳光。 只可惜之前帮忙砍手的菜头出狱,一直拿过去的事情威胁阿和做各种见不得人的事。父亲得知后,拿着二十万给菜头,希望他远离自己的儿子,可菜头拒绝了。 后来在一次“送货”的时候,菜头突然失踪了,再听到他的消息时,他已经意外身亡了。阿和认为终于可以摆脱过去,在阳光下正大光明地活着了。 殊不知其实菜头的死并不是意外,是父亲为了保护儿子,不惜采取了极端行为。 这是一个破碎家庭的悲剧。全片的色彩调度明亮,就如它的剧名《阳光普照》一般,但内里的故事就像影片时常出现的天空一样,总是布满阴云。 导演钟孟宏说:“我们永远没办法看出人的内心,纵使亲近如父母,却也是没办法完全了解孩子。”中国的亲子关系之间,总是羞于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响法,认为这样“内敛而无私,而伟大。”如果阿豪多和父亲沟通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不是可以避免令人惋惜的结局?如果父亲和阿和多聊聊,是不是可以避免他走上歧途?如果他和妻子多交流,是不是家庭相处更和睦呢? 有时候,爱不表达出来,对方是不会知道的。 海报上的有一句话,“我们都受过伤,才能成为彼此的太阳”,希望我们既能照亮抚慰彼此,也能呵护彼此停歇的阴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yh/11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命必须要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射进来,评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