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洪启在北京携长期为打工人义务演出的“新工人乐团”,举办纪念民歌之父王洛宾活动。图片来源:艺术家洪启提供

出生于新疆和田的词曲作家、诗人及歌手洪启,是担任少城国际文创谷、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少城之声·独立原生音乐季”的评审之一。届的评选已经圆满结束,对洪启而言,创作主题“数字技术+原创音乐”是未来必须要面对的趋势,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或是颠覆性的。不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对行业的观察,这样的时代变化需要深思,当然,也蕴藏着崭新的机遇。

注:以下对话,BCAF采访者简称“B”,洪启简称“洪”

01

未来没有原创,只有组合性的创新

B:从行业的角度,您认为数字技术对音乐产业/艺术行业的改变有哪些?您如何解读这些“改变”?

洪:以华语乐坛来说,音乐早已不是农业文明时期的民歌形态了,也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唱片业时代了。之前的那个行业没有了,消失了。最后的尾巴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以“超女”、“快男”为分割线,从介质到内核,就完全改头换面了。这个决绝的改变就来自数字音乐。

数字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对音乐产业,甚至对整个文化艺术领域,都起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领域数字化后,未来将全面洗牌,实验性的、先锋和探索性的多媒体跨界音乐艺术家将控制局面,主宰产业头部内容。

“少城之声·独立原生音乐季”优秀作品,上:《人工智能美杜莎》,作者:苏郁晴、张骏、陈若琨、江珊;下:《另一种语言第7集》,作者:裸飞蛾/草台回声

B:“数字技术+原创音乐”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为音乐/艺术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洪:大众依然需要音乐,只是这个大众不是过去只听旋律的大众了。他们是出生就捧着电子产品的新一代。“老人家”继续听的经典歌曲,他们也不需要更新音乐审美,时代的背景色整个端掉了,社会发展太快了,科技更新太快了。

注入活力的一种体现就是把经典保存,让音质不损坏,而新的谁也不知道会新到什么程度。未来没有原创,只有创新,在发展的基础上的创新,组合性的。社会发展成什么样,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做色彩,做背景声。

洪启专辑《阿里木江你在哪里》封面,图片来源:豆瓣

02

00后会是当下领域的颠覆者

B:从您研究的课题/深耕的领域出发,您期待的优秀的“数字技术+原创音乐”作品,所具备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您个人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yh/1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