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协的女性力量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作者-BC图书馆 来源-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 本期BCLibrary上新一本Mook《明亮的时刻:女导演特辑》,这是《单读》Mook丛书的第28辑。书中收录了王丽娜、杨明明、滕丛丛、韩帅和黄绮琳5位导演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及个人手记。 作为中国当下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女导演,她们的电影作品或已于国内院线上映,或于海外电影节亮相并收获赞誉。这是她们首次将自己的剧本作品面向大众公开发表、出版。 杨明明导演的《柔情史》、滕丛丛导演的《送我上青云》都在BC办过首映礼或b·SEE观影团,杨明明导演也经常来BC看电影。王丽娜导演的《第一次的离别》是年疫情停摆半年影院复工后首部定档的院线电影,令我们印象深刻,王丽娜导演后来也来BC做过客。 杨明明导演在年《柔情史》首映礼 杨明明导演在b·SEE观影团第2期《柔情史》 滕丛丛导演在b·SEE观影团第8期《送我上青云》 王丽娜导演在年德国电影节《元首偷走了粉兔子》映后对谈。《元首偷走了粉兔子》这部历史反战题材影片近期可能会在院线定档上映。 在《明亮的时刻》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五位导演的创作手记,其中没有任何的夸夸其谈,她们每个人都袒露肺腑,毫不避讳地说出自己内心的犹疑和焦虑,自省的态度让她们更接近创作的本质。 她们明亮的心接纳了所有的重负,文字里生发出一种跌宕自喜的精神。下面一起读一读《金都》导演黄绮琳的这篇手记: 垂死挣扎 不妥协 三十岁生日那天,一觉醒来,觉得自己已经无可否认地变成了他人眼中一事无成的中女(大龄单身女性,是香港近年出现的称呼)了。沮丧万分之余又激起了一种垂死挣扎的热血,想要为踏入三字头的自己做点什么,于是跟朋友提出要搞一个以失败者为主题的搞笑影展——“坎坷影展”。除了搞影展自嘲一番、娱人娱己之余,也下定决心正正经经为自己写一个电影剧本。 黄绮琳《金都》海报 金都商场我家位于太子弥敦道,透过玻璃窗的折射可以看到“金都商场”橙红色的霓虹灯牌。我每天在窗户旁书写着关于三十岁的迷茫与矛盾,一边经历着霓虹灯牌周而复始的明灭,忽然觉得那就是我们这些城市人的太阳,真的既浪漫又坎坷。说来惭愧,习惯半途而废的我才第一次在没有受薪的情况下,写完一个原创长片剧本。完成剧本的那一刻,我很确切地感受到创作带给我的满足感,觉得这剧本拍不拍出来也没有所谓了。 镜头一转,我凭电影《金都》获得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的提名。感到非常荣幸的同时,我也不禁自省,像我这样一个人毫无导演特质的人,究竟是如何当起电影导演来的? 自小就害羞得要命,从不主动跟别人说话,无可奈何要与人交谈时,也不敢与对方有任何眼神接触。还经常幻想自己变成乌蝇,既可以观察别人、偷听别人说话,又能省却与人寒暄的工夫。想做乌蝇的我明显没有大志,更加不会计划将来,最大的野心只是找一份不用化妆又不用早起上班的工作。抱着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我决定躲在电脑荧幕后,以写作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尝试写小说及歌词,其后又因为逃避就业,报读了修读年期最长的电影制作艺术硕士课程,辗转接触到影视剧本创作。 《金都》女主角邓丽欣 金都商场《金都》的张莉芳,或因安于现状、害怕承担风险,或因前景未明、不知如何是好,对于很多事情都心有不甘地妥协着。毕业后一直安于为其他导演写剧本的我,其实就是张莉芳。 对于“电影导演”这个岗位,老实说,从来都没有非做不可的决心,但《金都》确实是一个非常个人的故事,我还是不舍得让别人来拍,于是参加了“创意香港”举办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电影计划获选后,其实非常心虚,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并不是众所周知的制作资源贫乏(大专组只有三百二十五万),而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怕把剧本拍烂。幸好有不少导演、编剧前辈们乐于在剧本及剪接阶段给予意见,还有其他新导演、制作团队、演员朋友们的帮助,令懦弱得连在现场大声喊卡都不敢的我能硬着头皮一步一步把制作完成。 拍电影对于害羞、没有美学触觉、习惯妥协的我来说绝对是一个苦差,一时怪责自己自讨苦吃,一时为自己踏出舒适区感到兴奋,每一刻都充满矛盾,每一个拍摄天都想尽快收工离开现场,从金都商场跑回家睡觉。 直至某天,制片问我“今日攞到你想要嘅嘢嘛?(拍到想要的画面吗?)”时,我竟然莫名其妙地感动起来。这么多人在收不到标准工资的情况下,凭义气辛辛苦苦、担担抬抬、早起晚睡,为的就是把这个写在纸上的故事转换成一个名为“电影”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一直怕事、妥协,不争取自己最想达到的效果,就对不起参与制作的大家了。 坎坷过后,《金都》终于拍摄完成,大家说我“快手”,但原来快慢是主观的,对我来说,我还是太慢了,仅仅迟了半年,赶不及让爸爸看到全片。《金都》得到一些影评人的喜爱,获得一些奖项和嘉许,这些幸运也都带着遗憾。 可幸的是我仍然记得三十岁生日那天突然涌起的那垂死挣扎的热血,在香港电影工业完全消亡之前,跟其他新导演朋友们赶上了末世列车,尝试有意识地“不妥协”。今天我这个三十二岁的中女,好像比一事无成多了一点点。 《明亮的时刻》 BC-C 主编:吴琦 出版方:单读丨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11 ISBN:5 本书是《单读》与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合作的特辑,发表5位当代青年女导演的电影剧本和创作谈。 王丽娜的《第一次的离别》,讲述了在故乡塔克拉玛干一段不断经历告别的童年;杨明明的《柔情史》,展现了北京胡同里一组痛苦的母女关系;滕丛丛的《送我上青云》,描绘了一名患癌的女记者在生存和理想间的挣扎;韩帅的《一九九九》,回忆了一名13岁少女初识性与死亡的过程;黄绮琳的《金都》,塑造了一位陷入真假结婚的女子,她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艺术家陈哲的影像作品、陆茵茵和肯尼亚作家伊冯娜·阿德希安博·奥维奥的小说,以及默音的随笔和张敞的评论,他们用不同的文体和角度,共同逼近女性的世界,在其中寻找出许多个暗夜里的明亮时刻。 世事艰难,这些创作者的柔情与坚定此刻显得更加可贵,如杨明明导演所写:“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对‘痛苦’的感受力,而不是让自己真的去过心魔重重的生活。” *以下为购买链接,扫码直达。 凹凸镜DOCID:pjw-documentary微博豆瓣 知乎: 凹凸镜DOC推广合作 转载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yh/10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Angelababy又赢了,抱歉我夸不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