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生》(英文名:Alaya)入围了年第三十三届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Premiere单元,并在东京电影节期间完成影片的“世界首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阿赖耶村的猎人与儿子在山上失散后,一直留守山间等待儿子生还。十七年后沦为乞丐的猎人在山脚下拾到一弃婴,由此串起了一群人的因果轮回,山上的乞丐、药铺的老板、失足的少女、襁褓中的婴儿,他们的命运被某种契机拴在一起,挣扎在极乐中,等待着涅槃,每个人的选择将彼此的命运彻底改变……

“我们的人生是否被安排?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存在?我们的所作所为会对他人与自己产生何种影响?我们该如何活着,如何自处,如何救赎……”

《无生》的导演石梦在导演阐述中说,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同,如果按感官的局限来说,我和一只猫看到的必定不是同一个世界。无论我们的个人属性是什么,探索自我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无生》的故事灵感来源于《金刚经》里的一句偈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影片围绕“自我”“执念”“幻相”“真相”“因果”“人性”关键词构思展开,想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剪不断的微妙关联,看不透的因果,看不清的事实真相。一件事因不同的视角选择与之带来的局限性造成了每个人不同的解读。每个人因各自内心中的执着与欲望造成了各自不同的选择,只有放下自我的执念,才能解开心结,看到事实的真相,得到自他的救赎。正如当精神病人陷入了某种执着会感受到与大多数正常人不一样的外在世界,产生幻视/幻听/幻觉。多视角非线性的讲述方式非常适合本故事,让剧情更加扑朔迷离,希望观众愿意深陷其中揭开真相。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导演长片处女作,具有强烈的作者风格与表达,戏剧属性与电影属性共存,即有独立电影的粗粝生猛,也有东方哲学体系较为宏大的世界观,英文名“Alaya”更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阿赖耶识”。

石梦导演正在筹拍的第二部电影作品《未生我前》将融入戏剧与戏曲艺术创作手法,我们邀请了导演石梦与剧组主创团队来到蓬蒿剧场,现场分享《无生》台前幕后的故事,与热爱戏剧,热爱电影,热爱艺术的各位朋友一起现场交流,探讨分享。

5月2日蓬蒿现场

特邀嘉宾

编剧/导演:石梦毕业于澳洲昆士兰大学传媒硕士,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硕士双学位。年回国后曾任职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央新影集团)。年创立北京梦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担任制片人,编剧,导演,剪辑等工作。年至年间制作多部广告片,宣传片,微电影,纪录片等各类影视作品。年,以制片人,编剧,导演,剪辑多重身份制作完成处女作电影作品《无生》,入围年第三十三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并在多个海外电影节上获得提名。4.29/5.2主创交流会丨来蓬蒿剧场看一场艺术电影,与影人探讨戏剧与电影的融合与边界电影《无生》Alaya幕后创作(内含首发预告片及拍摄花絮)

因果执念,梦境缠绕,这部华语片缘何打动东京?

本次活动为半公益,费用用于场地运营成本支出,请长按下方报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hb/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