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8分,你不可错过的今年最佳影
一部电影,它的口碑为什么会如此炸裂?是因为导演的声誉吗?还是因为它特殊的拍摄手法呢?或者是因为它讲了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呢? 如果三者都有,那是否可以造就这部电影的高口碑呢? 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是前不久刚上映的进口大片《奥本海默》。自其在中国内地上映两天票房就已经破亿。它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8分,比大众期待的电视剧《三体》的口碑还要高,甚至有人说它已经预定了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奥本海默》讲述的是核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帮助美国率先研发出核武器,后因被美国的一帮政客所诬陷,郁郁而终的故事。 正如文章的开头所分析的那样,这部电影口碑炸裂是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导演诺兰。诺兰小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极高的摄影天赋。年轻的时候更是凭借一己之力拍出成名之作《追随》。之后,他又出品了一些影片,尽管数量并不多,但部部是精品,如《记忆碎片》,《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由此,全世界各地产生了不少诺兰迷。有这样的天才导演加持,也难怪不少影迷听说《奥本海默》要上映,第一时间就跑电影院观看。 其次,拍摄手法。诺兰拍摄《奥本海默》时,就跳出了流水账式的叙事窠臼,而采用了自己非常擅长的多时空平行叙事法。所谓多时空平行叙事法,指的是将不同时段发生的事情来回穿插叙述。年爆款台湾电视剧《想见你》就使用过这种方法。当年这部电视剧凭借其烧脑的情节,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就《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来说,导演使用了两条叙事主线,即奥本海默视角的主观主线和斯特劳斯视角的客观主线。影片一开头,讲述了两场听证会,一场是年美国原子能协会召开闭门秘密审查,意图吊销奥本海默的“国家安全许可证”。另一场是年国会举行的听证会,参议院对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名的斯特劳斯担任商务部长进行投票。接着由这两场听证会,引发了许多的回忆。在回忆中,两个原本独立的空间又发生了大量的交叉。不仅如此,这部影片靠对话来推动,往往一个小片段中会出现大量的信息,这使得这部影片更加复杂和烧脑。很多影迷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感觉非常震撼。 最后,好的导演和叙事方式固然可以给影片加分不少,但故事才是一部影片的内核。故事好不好,才是决定观众喜不喜欢看的关键性要素。 那什样的故事才算是好故事呢?好故事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在我们常人的价值观中,奥本海默绝非好人。他早年跟随导师学习时候,曾想把导师杀了,只不过发生意外未遂罢了。从婚姻角度来说,他就是妥妥的渣男。他脚踏三条船,勾引朋友妻子,对自己的妻子却没有任何担当。如果没有他后来所做的事,单看他前半生,他就是没能力,心肠歹毒,花心的渣男。你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他与伟大的物理学家联系在一起。 然而,他就是伟大的核物理学家。他参与曼哈顿计划的初衷是希望比德国更早研发出核武器,这样就可以阻止德国毁灭世界。这是他的人生使命。但在他看到核武器巨大的杀伤力后,他犹豫了,挣扎了,痛苦了……或许好几次在内心中拷问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当美国政客疯狂对其展开诬陷时,他本有机会离开这个国家。事实上,爱因斯坦也曾暗示他应该走,但他还是留下来了。留下来意味着悲剧,这一点他是深知的,那为什么还留下来呢?他的说法是自己深爱的这个国家,但可能还有一个没说出口的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赎罪。 他认为原子弹可能会导致人类毁灭,而原子弹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发明出来的。他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深深的后悔过,深深的自责过,他发现唯一能减轻自己痛苦的方式就是赎罪。于是他就留了下来! 一个放荡不羁的人,一个想谋杀自己导师的人,一个脚踏三条船的渣男和一个认为自己犯了错愿意赎罪的人,就这样和谐地统一到了一个人的身上,这就是人性的复杂。 或许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方面,当生活遭遇不顺时,他会大发脾气。而另一方面,当面临大是大非的选择时,他又能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正确道路。观众也从奥本海默身上看到了部分的自己,也体会到人生在面临艰难选择时的那种无奈,彷徨和痛苦。 或许这部电影还留给我们一个思考,那就是人类是否应该发明像原子弹这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我们该如何消除它对人类可能产生的破坏性的影响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anyingjiea.com/dyjgq/13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豆瓣评分90,据说,看完这部电影的人,
- 下一篇文章: 豆瓣评分88,长期霸榜各类电影榜单,这